close

「電視電影」- 是定義?是描繪?還是一種兼容並蓄的可能?

井迎瑞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學院院長



「電視電影」泛指為電視頻道放映而拍攝的電影,多採電影的方式攝製,例如用膠片拍攝、以同步錄音、單機作業、事後剪接等等,比起電視節目採棚內多機錄影與現場剪接的方式而言,產品更為精緻,所需時間與成本也更高。「電視電影」在歐美已經有多年發展歷史,以美國為例有許多電視影集都是以這種方式拍攝的,觀眾反應好的影集也有上院線的機會,所以「電視電影」為電影工業培育人才,為主流電影工業奠定基礎,扮演了電影工業發展的間接推手,也成了主流電影工業重要的一環,近年來由於數位攝影機的流行,使得電視電影的定義也有了改變,泛指以高畫質HD攝影機或以電影規格之數位攝影機拍攝,且其拷貝應以三十五釐米電影片或電影規格數位檔案輸出者稱之,在中國大陸因為有CCTV6專屬頻道的優勢,使得「電視電影」在大陸已經有了一定的標準與均質化的風格,儼然已成為產業鏈中的一環創造可觀的產值。
 
在台灣情形就不是如此單純,因為HDrange很廣,電影公司有時使用低標的數位攝影機拍攝,但為了上院線將產品輸出成膠片或數位檔案格式,這就畫質差別很大風格不一的原因,公共電視「人生劇展」節目是「電視電影」的鼓吹者,但品質總不甚理想,考察其原因攝影機檔次是重要原因,使畫面看起來缺乏「電影感」(film look)- 缺乏色階與層次,遇逆光成為白色一片,遇背光成為黑色一片最為明顯。

今天公部門新聞局電影處的輔導金是台灣電視電影另一推手,電影處的輔導金規定電視電影組之製作規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視訊格式應為1080i廣播級HD規格,其屬電視動畫類電視節目者,
應為1920 x 1080 pixel
2. 音訊格式:
  (1)一般:1/2軌與3/4軌相同立體聲。
  (2)環場音效:1/2軌杜比E3/4立體聲。
3. 完成帶應為HDCAM格式或HDDVCPRO格式或三十五釐米電影片
DVD

依照此規定,產品必須達到某種畫素的標準才予以補助,但有很多的個人或獨立創作者,他們並未申請補助,自然也就不須遵照此標準,過去也有人用DV拍攝但輸出成膠片並在戲院放映,不能說這不是電影,這方式為年輕人創造了機會,顛覆了DV或小眾媒體無法進入院線的迷思,或許這正是台灣活力的展現。

所以我判斷這也是為什麼本來「電視電影」的補助是列為「廣電處」的業務
,但自從98年起就改為「電影處」的業務,肯定是「屬性」、「定義」、「規格」的困擾,也是希望未來往真正電影工業的「電影」推進,如果說數位是未來的趨勢的話,也要採用高畫素的機具。

目前我的看法是採「廣義」的電視電影,但逐步的要提升品質,那些用低成本低畫素拍攝,輸出成膠片或是數位檔案的做法,階段性是可以,但不能永遠停留在此階段,它們促使了時代的推進,讓個人都有機會上院線,揭開了主流電影工業神祕的面紗,釋放了社會的能量,「電視電影」有其時代的意義,媒體即政治就是這個道理。

綠色小組對於時代的意義也是如此,用家庭電影衝撞了國家機器的圍堵,使用靈活方便且成本低的工具成功突圍,做為全民資產與標竿的綠色小組影像,今天我們效法的是他們的經驗,是他所帶來的政治思維與自由民主的理念,今天如果把綠色小組「經驗」用來理解「電視電影」的話,我認為是一方面要以高畫質來要求自己走向精緻,但同時要有一種開放的態度與民間的精神挑戰自己反省自己,精緻的與民間的兩種精神必須並存,兼容並蓄,讓自己避免落入工具理性的迷思,這是今天我看待「電視電影」的態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1兩岸電視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