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影視產業在地化之探討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 練維鵬講師

 

前言

由工業城轉型為具備海港河合一的觀光海洋城市,從「友善城市」、「人本出發」,高雄朝著一個活力、健康和數位、文化的都市發展。從2004年高雄市電影委員會成立開始即努力著手電影文化產業發展,希冀藉由電影中之高雄影像,行銷高雄人、事、物之美與熱情,將高雄由本土邁向國際,並成為一個電影產業的友善城市

 一、                高雄電影政策與地理環境

            2001年12月高雄市政府新聞處主辦第一屆「高雄電影節」2002年11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成立;20036高雄市政府通過「高雄市獎勵電影片製作者至高雄市取景實施要點」,獎勵至高雄拍片獲六大影展獲獎國片千萬獎金2004年高雄電影委員會成立,高雄市新聞處制定了相關電影政策,劇組到高雄拍片住宿補助,影片映演半價票房補助及特映補助等,2007年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城市紀事影片拍攝案開啟高雄市政府投資1,200萬元影片拍攝;2008高雄市推出以提供電影工作者專業勘景資料的「高雄拍片網」網站;2009年成立拍片支援中心」協助劇組於高雄拍攝影視產業的製作包含了電影、電視連續劇的拍攝、傳播業者製作的節目、政府的政策宣傳廣告、一般業者們所製作的行銷廣告到各家電視台的新聞節目等,影視產業提供電影及電視觀眾、公家或私人單位最新資訊、服務及節目內容。以影視製作上的拍攝場景、氣候上的考量,高雄多晴和穩定的氣候且與具有山、河、海、港等多元樣貌的自然環境,以及城鄉之間客家、原住民、新移民等多元的人文發展空間,高雄是一個非常具有發展影音產業條件的城市。

            過去由於南北交通時程過長、加上交通費用的支出,難以吸引北部業者選擇以高雄為拍攝的場景。近年高鐵及高捷的通車,雖然在費用上仍高,但南北交通時間縮短許多,北中南往來也越趨便利,且在高雄市政府有心的規劃電影拍攝、住宿及映演等補助誘因下,確已促成更多的導演、製片前來到高雄勘景,或最後決定將拍攝場景選定為高雄。如戴立忍導演的《不能沒有你》、楊力州導演的《青春啦啦隊》是城市紀事補助的影片;吳念真監製、傅天余導演的《帶我去遠方》、鄭文堂導演的《眼淚》、蔡岳勳導演的《痞子英雄》申請了住宿或映演等相關補助。

 二、                影視發展中心與高雄市電影館

縣市合併後的高雄市在文化局下成立了影視發展中心如圖1,負責影視政策與制度研訂、影視行銷活動之規劃與推動、影視基金會之設立及輔導、策辦大型影視活動、拍片支援勘景協拍及任務推展、影視展演活動資訊平台及拍片支援雲端服務網路系統建置、影視人才培訓、爭取中央大型影視政策於本市落腳、制定及執行影視獎助計畫、製作影視及協拍專刊及相關出版品、拍片支援中心綜合性行政庶務管理等事項。影視發展中心的成立將原本處理影視業務的新聞處第ㄧ科層級提升,可見高雄市政府對影視發展的重視與期許。

  123    

 

 

 

 

 

 

 

高雄市電影館,由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改為高雄市電影館,縣市合併前高雄市電影館亦隸屬在新聞處底下合併後亦提升在文化局下如圖1 主要業務分為映演組、推廣組、行政組,南部地區電影文化推廣社教單位除了各類型電影放映、推廣,不定期為即將上映電影舉辦宣傳、特映等活動及城市印象拍攝徵選等活動。從高雄市電影館的電影推廣、拍片支援中心的以單一窗口進行劇組行政協助;尤其《痞子英雄》在高雄營造出來的全新視覺感受,突破了以往在台灣所可能發生的事件與畫面,可見高雄市政府對於影視發展的決心。

 三、討論

        筆者於2009年承接高雄市電影館「高雄影視在地化之研究」委託案,於縣市合併後著實欣然的看到高雄市影視相關單位的調整改變,以下為研究案時受訪者提出之部份研究發現。

1. 製片廠-

黃玉珊老師提出「一個可以24小時一直run的攝影棚、鄭文堂導演提出「要設大型片廠李啟源導演提出「長遠來講建立很大的攝影棚范健祐製片提出「搭一個攝影棚出來、郭南宏導演提出「長期的發展,當然影城很重要蔡岳勳導演提出「整個沿海一帶變成所謂的影視文化產業的製作城跟娛樂城」。

2. 影展-

劉嘉明發行商提出「台灣辦影展就要辦全世界最大的學生影展」、劉嘉明提出台灣的學生跟國際接觸的機會太少了,所以就不會想像說要怎麼去思考亞洲的市場或是更大的市場」。

3. 專業人才-

製片人才培養,林育賢導演提出第一個是製片組」、林秉聿製片提出首先一定會有製片組的人才需要」、李祐寧導演提出趕快的培養底下的location manager」、傅天余導演提出在地製片人專業度很重要」。

行銷人員培養,林育賢導演提出「第二個團隊是電影行銷人員」、陳文彬導演提出沒有學校在做行銷的這一塊,行銷非常重要」。

 4. 高雄傳播公司-

到高雄拍片的劇組反應,若臨時攝影機有狀況在高雄是無法調的到,最後還是需要向台北調度,高雄傳播公司施良達表示「高雄市不會有人去買HD-camera 很現實的一點,第一:你沒有這種效益,因為你拿到的案子沒有這種效益,第二:如果說要投資設備的話,應該是說要有一種型態的公司,就是我這組器材來了,除了公司自己用以外,我還可以做出租,但是我不會單純租給你這部攝影機,除非是我信任的人,否則我一定會跟一個攝影師或助理,但是高雄市沒有這樣的環境啊!大象群多媒體傳播有限公司余一治表示「跟北部的業者接觸不多,主要都是幫他們找資源,他們的器材都從台北下來,他們需求通常比較高一點,品質較高一點。

從以上的研究發現或可討論,高雄未來可進行之中央與地方之影視政策,製片廠的設立與否,地方於人才培養-導演、製片、行銷-之規劃、執行,及在地影視傳播公司的需求與可能之合作。(部份內容取自高雄影音產業在地化之研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1兩岸電視電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