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音像藝術學院院長
井迎瑞
離開臺北來到臺南辦學一晃已邁入第15個年頭,搬到烏山頭水庫邊的一個南方
小村落一住也是15年了,我常想,辦一所藝術學校,與辦一所「位於臺南」的藝術
學校究竟有何不同?「南臺灣」這樣的一個脈絡對於藝術教育的培育到底有沒有意
義?答案是肯定的,因為15年來在這裡所曬的太陽不一樣,所呼吸的氣味不一樣,
所看到的顏色也不一樣,這裡的太陽即刺眼又炙熱,空氣中經常瀰漫著濃郁的芒果
花香以及週期性刺鼻的農藥味,所看到的顏色是稻子的翠綠,水黃皮的墨綠,班芝
花的朱紅,羊蹄莢的紫紅,這樣鮮明的感官訊息所孕育出來的藝術教育自然也不一
樣。今年是興建烏山頭水庫及嘉南大圳的日本工程師八田與一逝世69年紀念,為紀念
他而興建的八田與一紀念園區於5月8日開幕了,總統馬英九與前日本首相森喜朗都出
席了開幕儀式。
八田園區距離臺南藝術大學10分鐘的車程。
官田村的慈聖宮,一樓大殿供奉著神農大帝,二樓開闢了鄭成功部將陳永華參
軍暨八田與一夫婦紀念室,陳列了陳永華與八田夫婦等三座雕像,廟方說,慈聖宮
是全臺唯一同時奉祀八田與一夫婦及陳永華的寺廟,這就是多元文化,只要你做好
事臺灣並不在乎你是哪裡來的。
慈聖宮距離臺南藝術大學12分鐘車程。
西庄 ─ 陳前總統的故鄉,公元2000年3月18日大選開票日,南藝大紀錄所的學
生就在西庄現場,透過鏡頭我們與西庄鄉親一同見證了歷史掀開綠色執政的新頁,
接下來的幾年裡我們看見了西庄成為了旅遊景點,遊覽車帶來大量的遊客如織為西
庄鄉親帶來不少商機,後來隨著陳前總統所涉弊案的發展,在卸任之後即身陷囹
圄,西庄又逐漸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西庄距離臺南藝術大學20分鐘車程。
這些人文的、地理的、有形無形的資產都在滋養著藝術教育,做為一個國立藝術大
學,它自然必須具備做為一個國立大學的共通性,但也不能忽視它做為一個位於臺南的
國立大學的特殊性,透過鏡頭我們學會觀察與傾聽,感受到南臺灣的脈動與心情,汲取
南臺灣的歷史與人文養分。
2010年中秋節我在臺北參加了「兩岸電視電影創作拍攝教學」活動,看了多部
電影頻道的作品,頗受鼓舞與啟發,因為「電視電影」兼具成本較低、取材多樣、
與較能反映現實等諸多特性,因而培育大量的人才,並且深具市場潛力,成為影視
產業鍊重要的一環,很值得我們借鏡。由於電影界前輩李行導演之引薦,我於今年2
月拜訪了在北京的電影頻道,提出了舉辦「2011兩岸電視電影觀摩展暨論壇」的構
想,這個想法獲得了電影頻道節目中心閻曉明主任的認同。
我在2009與2010年度超過50部影片中挑選了12部影片,臺灣部分我挑選了的6
部影片參展,並把這次影展的主題訂為「電影與社會變遷」,希望透過兩岸拍攝的
「電視電影」來理解兩岸社會如何面對現代化的問題,而這現代化的問題又展現在
勞工、農村、醫療、教育、婚姻、兩性關係等等層面,所以除了影片放映之外,更
透過座談方式深化觀眾對於影片,乃至對於兩岸社會的發展與變遷有更進一步的認
識,也希望透過這種討論增進兩岸電影界的互信與瞭解。
本次活動的討論議題將規劃有三個方向:
(一)有關電影藝術的討論,包括表現形式與美學,乃至於「電視電影」對
於電影產業的特殊貢獻與價值。
(二)有關電影中所呈現的社會面貌的討論,包括這些社會狀態發生的原因
與未來展望。
(三)有關兩岸電影界合拍「電視電影」可能性的討論,尤其做為一個正在
形成中的新興電影產業中心,「電視電影」似乎是更適合在南臺灣發
展的一種電影型態。
做為一個臺南的居民,臺南藝術大學的一名教師,學界的一份子,我希望這個
活動能對社會有益,對南臺灣發展影視產業有幫助。
留言列表